首页 > 写作 >

山东淄博男子22年婚姻成骗局:亲子鉴定揭穿俩子非亲生,长子发声质疑鉴定结果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5:39:17来源:
8月20日,山东淄博张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震惊社会的婚姻欺诈案。50岁的姜洪涛(化名)在结婚22年后,通过亲子鉴定发现两个儿子均非亲生,长子生父为前妻前村的村书记,次子生父则是其亲堂哥。案件涉及欺诈性抚养赔偿、财产重新分割等民事纠纷,引发公众对婚姻诚信与法律责任的激烈讨论。

婚姻骗局:22年付出换来“天塌”

姜洪涛与前妻李某芬于2002年结婚,婚后育有两子。为抚养家庭,他常年在外打工,甚至在2014年次子出生后仍坚持高强度工作。然而,2022年起李某芬频繁夜不归宿,夫妻关系破裂。2023年离婚时,姜洪涛出于“好聚好散”的心态,仅保留一辆旧车,将两套房产及存款全部让渡给前妻和儿子。

转折点:离婚后,长子姜润泽(化名)多次以“学业、生活开支”为由向姜洪涛索要钱财,甚至动手推搡、掐脖威胁。2025年7月,姜洪涛在亲友建议下做亲子鉴定,结果显示两子均无血缘关系。进一步调查发现,长子生父为邻村前村书记,次子生父竟是姜洪涛的亲堂哥——同村原村支书。

“看到结果时,我手抖得拿不住纸。”姜洪涛哽咽道,“22年拼命赚钱养家,结果养的是别人的孩子,父母在村里抬不起头,我活成了笑话。”

长子反驳:指控父亲“伪造证据”

案件开庭前,长子姜润泽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,否认姜洪涛的指控。他声称:

  1. 亲子鉴定存疑:自己于2023年被赶出家门后未留下生物样本,质疑父亲“伪造证据”;
  2. 财产纠纷另有隐情:离婚协议中约定赠与其的40万元“结婚钱”被父亲扣留,房产赠与系母亲“净身出户”后的补偿;
  3. 父亲婚内出轨:暗示姜洪涛与现任妻子早有染,反指其“道德败坏”。

姜洪涛母亲痛斥孙子“一派胡言”,否认存在40万款项;姜洪涛本人则怒斥:“儿子造谣!我从未出轨,司法鉴定随时配合重做!”

法律焦点:欺诈性抚养与财产追索

案件核心争议包括:

  1. 亲子鉴定效力:法院此前多次要求李某芬及两子配合鉴定,均遭拒绝。姜洪涛提供的鉴定报告是否被采信成关键;
  2. 欺诈性抚养赔偿:姜洪涛主张追索两子20年抚养费、教育费及精神损失费,估算超百万元;
  3. 财产重新分割:离婚时姜洪涛在不知孩子非亲生的情况下放弃财产,是否构成“重大误解”?能否撤销房产赠与?

法律专家指出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73条,若亲子关系被否认,父亲有权追索抚养费;若财产分割存在欺诈,可申请重新分配。但需证据链完整,尤其是鉴定报告的合法性。

社会反响:婚姻诚信与道德底线

案件曝光后,网友愤怒声讨李某芬及两名生父:

  • “村书记和堂哥,一个利用职权,一个背叛亲情,必须严惩!”
  • “前妻转移财产、教唆儿子争产,这是有预谋的诈骗!”
  • “长子明知生父身份仍索要钱财,道德沦丧!”

心理学家分析,姜润泽的激烈反驳或源于对“身份认同”的抗拒:“22年被当作亲生父亲抚养,突然得知真相,心理防御机制会让他否认一切以逃避痛苦。”

庭审直击:双方各执一词

20日庭审中,姜洪涛方提交亲子鉴定报告、财产转移证据及前妻出轨录音;李某芬未出庭,委托律师质疑鉴定程序合法性。姜润泽代理人则强调“家庭矛盾不应由法律解决”,呼吁“私下和解”。

法庭宣布择期宣判。姜洪涛走出法院时表示:“我不要钱,只要一个公道。这场婚姻毁了我的人生,必须让责任人付出代价。”

结语
这起案件撕开了婚姻中最残酷的真相:当信任崩塌,22年的付出可能化为泡影。法律能否为姜洪涛讨回公道?社会又该如何守护婚姻中的诚信底线?答案或许在未来的判决中,但留给公众的思考远未结束。

(责编: admin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