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写作 >

工信部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力:2027年林场驻地4G/5G网络覆盖率将达90%

发布时间:2025-09-01 15:47:00来源:

工信部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力:2027年林场驻地4G/5G网络覆盖率将达90%

2025年9月1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“宽带林草”建设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,全国林场(所)驻地4G/5G网络通达比例将提升至90%,人口聚居区、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网络覆盖水平显著增强,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域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。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林草行业正式迈入“数字生态”新时代,为智慧林业、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
覆盖升级:从“信号盲区”到“数字枢纽”

根据《通知》,此次网络建设将聚焦三大核心场景:

  1. 林场驻地:到2027年,全国90%的林场(所)驻地将实现4G/5G网络覆盖,彻底解决长期存在的“通信孤岛”问题。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,目前仍有超30%的林场驻地信号薄弱,新政策将推动基站密度提升3倍以上。
  2. 关键基础设施:重点防火瞭望塔、自然保护地管护站点等将100%接入宽带网络,并逐步升级至5G+千兆光网。例如,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36个野外监测站将通过5G实时回传红外相机数据,火情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。
  3. 交通要道:穿越林区和草原的国道、省道沿线将按需部署4G/5G基站,形成“移动通信走廊”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已启动试点,在207国道沿线新建23座微站,实现车辆时速120公里下的连续覆盖。

技术突破:生态保护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

《通知》强调“绿色建网”理念,要求基站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。例如:

  • 太阳能基站: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,运营商采用“光伏+储能”一体化基站,减少柴油发电机使用,碳排放降低80%;
  • 仿生塔设计: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试点树形伪装塔,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,避免对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干扰;
  • AI优化覆盖:通过大数据分析林区地形与植被密度,动态调整基站发射功率,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实现信号穿透30米沙丘。

此外,政策鼓励企业开放共享基站资源。中国铁塔已与国家林草局达成协议,未来三年将在林区复用现有防火瞭望塔建设通信基站,预计节省建设成本超40亿元。

应用赋能:从“通信畅通”到“产业振兴”

网络覆盖的升级正催生林草行业新业态:

  • 智慧防火: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部署5G+无人机巡查系统,结合AI火点识别算法,2024年成功预警12起早期火情;
  • 生态监测: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5G网络连接2000个物联网传感器,实时监测冰川退缩、湿地变化,数据精度提升至厘米级;
  • 林下经济:吉林长白山林区依托4G网络开展直播带货,2025年上半年人参、灵芝等特产销售额突破2.3亿元,带动超5000户林农增收;
  • 文旅融合:新疆喀纳斯景区推出“5G+VR”云旅游项目,游客可通过手机360度观赏秋日彩林,2025年暑期线上访问量同比增长300%。

“网络通了,信息活了,林区的日子更有盼头了。”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护林员阿西伍呷感慨。过去,他需步行6小时到县城报送火情数据;如今,通过5G终端可实时上传现场画面,还能在线参加防火培训。

政策保障:多方协同破解“建网难”

为确保目标落地,《通知》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:

  • 资金支持:中央财政设立“宽带林草”专项补贴,对偏远地区基站建设给予60%电费补助;
  • 用地审批:简化林区基站用地手续,允许利用防火隔离带、林业管理用房等现有设施部署设备;
  • 技术标准:制定《林草行业5G应用白皮书》,明确基站电磁辐射限值,确保不对野生动物造成干扰。

目前,三大运营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。中国移动计划在2025-2027年投入120亿元,新建林区基站2.8万个;中国联通推出“林草通”资费套餐,为林区用户提供每月100GB低价流量。

未来展望:构建“天空地一体化”生态感知网

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推动5G与卫星通信融合,在无基站覆盖区域通过北斗短报文实现应急通信。国家林草局规划院专家透露,2030年前,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生态大数据平台,整合森林、草原、湿地等监测数据,为碳中和目标提供精准支撑。

从“砍树卖钱”到“护绿生金”,从“通信靠吼”到“数字管林”,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重塑中国林草行业的未来。当90%的林场驻地接入数字世界,绿水青山将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、实现共同富裕的“幸福不动产”。

(责编: admin1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